0BOSxo03.jpeg.jpg

「再嫁不出去就老了」。

讀碩士班時,有不少剛畢業的小女生最愛掛在嘴邊。才不過二十出頭,便得預先排演婚姻大戲,二十五歲是死線,一旦三十可以自我放逐。看著她們緊張大師上身,慶幸自己即便有受過「不嫁有問題」的壓力,到底不致走到因為單身要「登報道歉」的地步。

「嫁不嫁」與「老不老」,其實沒有必然的相關。除非你用醫學論證年齡與生育的關連;或用心理歸納年齡與孩子成長的因素,不然二者算是疏堂親戚,無必要把自己拉緊甚或難堪。要知道,一旦你在意這種人際關係網,從結婚那刻開始,你便等同嫁了兩個家庭,而這兩個家庭所連結的親戚表是以雙位數起表。

人最怕的,不是婚姻本身,而是婚姻的界定,到底是「嫁出去」還是「過一輩子」。吳念真說從前的婚姻是「貢獻」,現在的婚姻是「計較」。「貢獻」的年代到底過去,但「計較」太多,一走火便成了「計算」。

算到盡頭,連情份都算得一乾二淨了。

也有人為一個「嫁」而翻轉性格。市面上教你如何做丁好妻子好情人的導師很多,列點開講差在未成信仰。然而,「改頭換臉」如是權宜,那麼混過去的形象終會褪色。像發霉的牆紙,遇梅雨天,一揭開,裡頭不過是灰痕斑駁的混凝土。學台灣女孩的嬌嗲或日本女孩的溫純,倒不如學回自己港女本色—有些倔強說話也太單刀直入,同時又坦然率直。

完善和勉強,差一步便天涯海角。

arrow
arrow

    日活我在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